
互联网在进步,网络炒作方式在升级。一些形而上学的老式炒作方式已经过时。在上面的基础上巧妙改变,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营销人员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才能跟上前沿的步伐。
- 2021-02-20 01:06
1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通知附件《普通高等学校2021年招生规定》中明确,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7日9:00-11:30;数学从15:00到17:00。6月8日,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15:00-17:00。外语听力考试内容应安排在外语笔试开始前。
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一考试相同的各省(区、市)必须与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表一致。具体考试科目一览表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公布。
省级统考和高考时间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和高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确定并公布。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高考会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
通知指出,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以德育人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核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教育功能和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现象。
高考加分政策出台
明确规定,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获得二等功或者被战区(原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士兵;边境地区、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侨眷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考生(含台湾省户籍),考生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省招考委员会可以根据当地录取办法决定,并在其文化考试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分值;符合条件的高校,由高校评审决定是否受理。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只能考幅度最大的一项,不得超过20分。另外,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以在其文化考试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再加一定分数,分数不得超过10分。
严格防止高考志愿被篡改
按照文件要求,要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运行监控和安全监控,及时堵塞管理和技术安全漏洞。要加强对考生密码发放和自愿举报的管理,防止志愿者被篡改。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防止信息泄露或被他人操纵。
高考成绩不得提供给中学
除教育部规定的具体事项外,只能向考生本人及相关院校提供考生高考成绩信息,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录取率”、“高分考生”。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严禁地方政府、学校和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高考每个考点配备一名防疫助理考官
教育部已明确,要结合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群体性考试的防疫工作计划,制定防疫工作标准,加强命题、考点、阅卷等场所的防疫措施,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好考生和考官的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监测工作,按要求为各考点配备防疫副考官,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并提供充足的防疫物资。
贫困县脱贫后仍可享受高考专项计划政策
文件要求,继续实施重点大学专项规划。根据中央政府的扶贫规划,实施专项规划地区的贫困县在脱贫后,到2021年仍可享受专项规划政策。各地和有关高校要严格报考条件,加强资格考试,优化招生程序,推进特殊项目优惠政策的落实。有关院校要统筹规划特殊项目考生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加大培养援助力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富博
最新动态
相关资讯
